|
CES Asia 2025低空經濟投資與商業閉門會:資本賦能下的產業生態構建
發布日期:2025/7/11 發布者:CESAsia 共閱75次
- 主辦單位:賽逸
- 承辦單位:賽逸
- 支持單位:
- 展會地址:亦創國際會展中心
- 展館名稱:亦創國際會展中心
- 會議時間:2025/9/14至2025/9/16
- 聯 系 人:王苑
- 電 話:17596012269
- 傳 真:
- E-mail:2041804796@qq.com
- 網 址:
在低空經濟加速從“技術研發”邁向“產業集群”的階段,資本的力量正成為生態構建的關鍵紐帶。CES Asia 2025亞洲消費電子展同期舉辦的“低空經濟投資與商業閉門會”(邀請制),將匯聚投資機構、企業與研究機構,圍繞投資邏輯、融資策略、商業化路徑及并購機遇,探討資本如何賦能低空經濟生態協同發展。
投資邏輯的討論將著眼“生態位價值”。嘉賓將指出,低空經濟投資不再局限于單一企業,而是關注其在生態中的不可替代性:例如,掌握核心專利的飛控系統企業,即使規模不大也具戰略價值;能打通“飛行器-能源-空域”數據接口的平臺型企業,因具備生態樞紐作用更受資本青睞。同時,投資機構將分享“組合投資”策略,通過布局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協同效應,降低單一項目風險。
初創企業融資的“生態嵌入”策略將成新視角。嘉賓建議:不只是向資本“要錢”,更要通過融資綁定生態資源——例如,接受物流巨頭投資以獲得訂單支持;引入能源企業資本以協同開發快充技術;聯合地產商投資以獲取起降場資源。這種“資本+資源”的融資模式,往往比單純的財務投資更能加速企業成長。
商業化盈利模式的探討將強調“生態協同效應”。案例顯示:某飛行器廠商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“飛行意外險”,既降低用戶顧慮又獲得分成收入;某低空物流樞紐聯合餐飲、零售企業打造“空中快消供應鏈”,通過流量變現提升綜合收益;某空域管理平臺則向氣象、測繪企業開放數據接口獲得服務收入。這種跨行業協同模式,能突破單一場景的盈利天花板。
并購整合的“生態補位”邏輯將更清晰。頭部企業將優先并購能填補生態空白的標的:如出行平臺并購低空交通運營商以完善“地面+空中”立體出行網絡;能源集團收購氫燃料加注設備企業以布局低空能源網絡;智慧城市服務商并購低空安防企業以增強城市治理能力。行業協會將同步倡議:避免惡意并購與壟斷,通過良性整合推動生態共贏。
本次閉門會旨在推動資本從“單點投資”轉向“生態賦能”,助力低空經濟形成“技術互補、場景互通、資源共享”的產業生態,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提示:本信息真實性未經
保健品會議營銷網證實,僅供參考,風險自負。若您有參展需求,請直接與承辦單位聯系。